English

小地方大文化

1999-12-22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杨匡汉 我有话说

在内地不少人的印象里,似乎“澳门”的名字只和光怪陆离的博彩(赌博)、充满刺激的格兰披士赛车连在一起,似乎只有妈阁庙、普济禅院、中央炮台、大三巴牌坊等有数的古迹诉说着屈辱与苍凉。然而,当你进入澳门这一个形态独特的空间,当你深一层地触摸它的历史命运和人文意蕴,你会知晓这块400年的伤心地,沉淀着多重文化指涉,遗存着不少研究话题,凸现着特殊人文品格。掀开它的盖头,看一看东西方文明如何在此交汇,看一看它的沧桑以及在时光消逝中澳门人的生存状态和灵魂状态,看一看记录澳门人心路历程的文学艺术筑成了什么样的风景线,在1999年12月20日这一历史性时刻,自然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焦点。

澳门有“小地方大文化”之称,是一个很有特点、很有价值的地方。从历史上看,澳门在近代海上“丝绸之路”中有其特殊地位,曾在海上交通、对外贸易、宗教传播以及中西文化交流才只发生过重大影响,一度成为中国人?望世界文化的窗口之一。诗人们往往用“炮台”和“教堂”的意象征引西方列强军事的杀戮和文化的渗透;事物的另一面则是,西方人(特别是传教士)到澳门后倾倒于数千年中华文明,数千册四书五经等中国典籍从澳门传到西方,真可谓始乃“西学东渐”而终乃“中学西播”。从本土的角度看,许多著名的文人、学者、政治家,如吴历、汤显祖、屈大均、陈恭尹、澹归、林则徐、孙中山、任兆镛、郑观应、丘逢甲、康有为等等,都在流寓澳门时写有诗文;现代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、粤剧艺术家红线女,前者出生于澳门,后者在这里开始舞台生涯;80年代以来,更是笔会学会雨后春笋,朋侪呜叹已成风气,以至有“一平方公里有两位诗人”来形容澳门文苑的繁华。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,澳门文化是中国文化长河中汩汩流淌、延伸并独具特色的文化,是中国文化在澳门地区生长的“根性果实”,也是中西文化历经400年磨合的产物。

出于对澳门的一份热心、一种文化参与,1998年夏秋之交,我和《澳门日报》总编辑李鹏翥先生、辽宁教育出版社乔平博士共同商议,筹划编辑与出版一套关于澳门人文风貌的介绍性、论评性的丛书,一是让更多的内地人通过它了解澳门,了解这一片有特殊意味的“文化绿洲”;二是对澳门当地人文作者的研究成果,也择其要者地作一番粗略的检阅。这套书总名为“澳门人文丛书”,包括了《澳门古今》、《东西交汇看澳门》、《澳门现代艺术和现代诗论评》、《水湄文语》和《澳门写真》五种图书,已由辽宁教育出版社适时出版。实在地说,展示的也还是澳门丰富、独特的人文风貌之一斑。

《澳门古今》的作者李鹏翥先生是资深报人、散文家兼文艺评论家,人称他是“澳门的活地图”。在这本书里,集有近200则史事、掌故,如同导游员般带你到澳门的大街小巷、名胜古迹、炮台教堂、花园别墅,并为你一一叙述其沧桑经历,乃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。每则虽仅五六百字,却篇篇融历史、地理、风物于一炉,合起来是一幅澳门古今图景,又是经纬交织的平朴的散文长卷。

《东西交汇看澳门》的作家是吴志良博士,现任职于澳门基金会。这本综合性文集,是作者在掌握大量澳门历史文献的基础上,涉及史学、政治学、社会学、经济学、语言学等多种学科,思考的跨度大,论证的层次深,阐释的观点新,对澳门的人文价值作了重新评估和合理定位,并提出了不少澳门研究的前沿问题,不失为有特色的学术著作。

《澳门现代艺术和现代诗论评》的作者黄晓峰博士,身为《澳门文化》杂志的编辑,是对艺术有广泛兴趣的批评家。作者面对“诗”和“画”,着力开掘澳门文学艺术的现代主义因素,并揭示了开放时代中葡文化接触交融为艺术创造带来的新特点。行文的自如、泼辣,论据的笃实、有趣,无疑使“论评”增添了可读性。

《水湄文语》系一本多人合集,作者是活跃于当今澳门文坛的陶里、李成俊、李鹏翥、云惟利、孙静、庄文永、廖子馨、懿灵、施仪对、李观鼎、徐新、汪春、郑炜明等文学批评家。现任澳门笔会理事长陶里先生曾著有《水湄集》,本书则借“水湄”一词,汇澳门地区人文学者之“文语”于一集,他们写于碧海岸边的文评,每如清纯之水,荡漾着真诚与鲜灵的文心,激扬着对文化与文学痴迷和求变的文思。所评论的澳门文学思潮、文学现象和重要创作,可帮助读者领略澳门文学发展的概貌,其中披露的一些诗文历史资料,亦弥足珍贵。

《澳门写真》为珠海的摄影家刘原、小说家曾维浩等集体编撰的图文集。历史焦距在本书中定格,展现的是澳门社会五彩斑斓的风姿与情调,图片的独特,印刷的精美,在目前国内关于澳门的图书中也是鲜见的。

《澳门人文丛书》既已出版,其传送的文化信息当为人们共享。使澳门的文脉历史化、文化化、人类学化,无疑是值得继续下去的学术命题。回归后的澳门,有望形成一个在中国无可替代的文化码头,它将进一步沟通与外界的文化联系,将吸引更多的文化人到那里“漂泊”且圆梦,将为多种文化艺术提供探索与创新的实验场,将培育一批新型的作家、艺术家和学者。我希望,我们编了、读者读了这套丛书,能建立起共同的理念和信心,因为诚如闻一多先生74年前在《七子之歌·澳门》一诗中所写的,离开母亲襁褓太久太久的澳门,“你依然保管着我的灵魂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